物权纠纷诉讼时效多久
来源:邵阳网整理
2022/11/20 5:00:00
375 人看过
物权纠纷诉讼时效多久
一、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又称民法总则与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同。 民事时效为2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1年;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1年;医疗费用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3年。 而物业纠纷属于人身侵权类型的争议,其诉讼时效为1年。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里的物权并非指权利本来存在的地方或者行使的具体空间等特殊标志之外的物品,也包括原住所地人民政府所有或合理使用的场所等物品。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物权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权性质属性和客体性特征,物权的客体即权利人对他人享有的实体权利以及承担义务的形式。 因此,物权客体的属性表现为物权的客体。 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出租人的承包合同等都是物权的主体。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物业纠纷却很少涉及,其原因就是当事人对物权的认识水平差异太大了!(一)物权的客观特点
1、物权客观属性是客观存在的。 它直接反映着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整个过程,是否存在、变更、消灭的可能性;
2、物权的客观属性表现在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的各自独立的部分或全部内容,是否会影响公平、正义的判断。 比如,一方对某一物品采取买卖或赠与的行为,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角度来看,应该说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解脱,那么这种行为未必导致该物品的真实价值,只是由于当事人不确定性增加而导致了该物品的不稳定而产生。
3、物权客观属性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一项法律关系,是双方当事人之间互相尊重、友好合作的结果,是双方平等处理问题的基础,是彼此信任、协商处理问题的前提,也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
4、物权客观属性表现为两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存在差异,一是存在着法律上的不统一,二是这种不统一将给法律服务带来不便。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