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赔三是否先应撤销合同

来源:邵阳网整理 2022/1/1 0:00:00 10 人看过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进行欺诈时,造成消费者损失的,消费者可以主张退一赔三,而主张退一赔三时,没有规定一定要先撤销合同。关于退一赔三是否先应撤销合同的问题,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退一赔三是否先应撤销合同

1、存在消费欺诈行为的,经营者要承担退一赔三的责任,而消费者主张退一赔三的,没有规定一定要先撤销合同。

2、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二、合同可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胁迫,是指因他人的威胁和强迫而陷入恐惧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进行欺诈时,造成消费者损失的,消费者可以主张退一赔三,而主张退一赔三时,没有规定一定要先撤销合同。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延伸阅读:
契约型私募基金法律实务操作
保证金的担保形式有哪些
哪些案件由于争议标的大或者案情复杂需要耗费时间较长
特邀律师:
彭双雄律师

彭双雄律师,法学本科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本人有八年法律工作经验,五年执业律师经验,擅长代理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纠纷、债权债务、人身伤害及刑事辩护等诉讼及非诉讼案件。本律师坚定“执言只为公理、仗义不论强弱”执业信念,尽自己能力维护当事人一切合法权益。

  • 退一赔三是否先应撤销合同

    退一赔三是否先应撤销合同

    2022-01-019人看过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进行欺诈时,造成消费者损失的,消费者可以主张退一赔三,而主张退一赔三时,没有规定一定要先撤销合同。关于退一赔三是否先应撤销合同的问题,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假货如何处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假货如何处罚

    2022-02-2533人看过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假货如何处罚的问题,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条件是有哪些

    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条件是有哪些

    2022-02-1020人看过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除了要赔偿造成的损失后,还要承担所受损失2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关于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条件是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范围是什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范围是什么

    2022-06-1019人看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是: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该法保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其行为受该法规范。此外,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亦参照该法执行。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范围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怎样保证食品的可追溯

    怎样保证食品的可追溯

    2022-01-019人看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为了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我国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按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而国家也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