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被审查单位购买指定产品如何处罚

来源:邵阳网整理 2022/1/2 0:00:00 83 人看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检查时,要求被检查单位购买指定产品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要求被审查单位购买指定产品如何处罚

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检查单位购买指定产品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一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二、施工监护人职责有哪些

1、在安全技术人员和单位领导的指导下,项目负责人、安全监护人负责检查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检查现场是否达到施工条件,发现异常情况有权及时采取措施或停止施工。要求安全监护人佩带红袖标,不得私自离开现场。

2、安全监护人员在监护过程中,要严格履行监护职责,即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否则有权让其停止施工并进行整改;监护过程中不能玩手机、听音乐、看杂志、看书等一切与监护工作无关的事情。

3、项目负责人每天早晨在门口将施工人员领入施工现场,并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告知危险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项。

4、坚守岗位,与电、气焊工密切配合,随时注视焊割周围的情况,一旦起火及时扑救。

5、在进行高空焊割时,用非燃材料做成接火盘或风挡,以接住和控制火花的溅落;严禁下方进行刷漆防腐等交叉作业;高处作业施工人员严禁向下抛扔零配件或工具。

6、在焊割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操作结束后,对焊割地点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在隐蔽场所或部位(如隔墙、电梯井、通风道、电缆沟和管道井等)焊、割操作完毕后,0、5~4小时内反复检查,以防阴燃起火。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检查单位购买指定产品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进行咨询。

标签: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延伸阅读:
我国的拆迁安置房有房屋产权证吗?能够进行买卖吗?
从某涉嫌非法经营罪一案... 【详情】
公安机关办理国家赔偿案件程序规定(2018修订)
特邀律师:
邓琼泉律师

邓琼泉律师,毕业于湘潭大学法律本科,在职(函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邓琼泉律师是邵阳市的品牌律师。 作为品牌律师,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作为品牌律师,做事先做人,应以诚信为本。二,作为品牌律...

  •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书面记录的内容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书面记录的内容

    2022-01-0667人看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 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什么作用

    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什么作用

    2022-01-0246人看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在安全生产作业中,工会的主要作用是者监督。并且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 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的单位如何处理

    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的单位如何处理

    2022-01-0126人看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并且通报有关部门,采取加大执法检查频次、暂停项目审批、上调有关保险费率等措施进行联合惩戒。

  • 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什么制度

    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什么制度

    2022-01-0148人看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才能生产食品添加剂。

  • 造成安全事故对主要负责人如何处罚

    造成安全事故对主要负责人如何处罚

    2022-01-0158人看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没有履行职责的,依据事故造成的原因和事故等级,对主要负责人给予罚款、撤职、追究刑事责任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