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各类单位需自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注册所在省份报告销售日期。一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销售登记手续。
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发布的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的明确要求。
加强市场流通监管关键环节,是无线电发射设备源头管理的开始。 “零负担”是本次“销售登记”的显着特点。销售主体无需提供纸质材料,也无需前往现场。相关登记手续可以通过全国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登记信息平台完成,就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
有效监管与市场流通环节相辅相成
手机、对讲机、基站、广播电台等无线电发射设备早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什么直到今天才推出“销售登记”?系统?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的负责人做出了解释:为了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无线电干扰,维护电波秩序,我们国家对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并没有缺失,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完善。
据负责人介绍,中国通过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海关进境审批、颁发无线电台(站)许可证、以及事中和事后监督。链接管理。
相比之下,市场流通环节仍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持续禁止销售大量“黑电台”、“假基站”等非法无线电发射设备,以及无型号核准代码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规范的假冒伪劣设备。
据了解,201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登记的相关规定,并增加了相应的规定。行政处罚。在销售过程中,加强了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经营主体的监督管理,但销售登记的具体实施办法尚未明确。
同时,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具体程序、内容、方式上存在差异,给市场经营者带来不便和混乱。
《条例》赋予无线电管理机构一项重要职能,即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记录的管理。 《办法》 为市场运营商和无线电监管机构提供实际操作依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元生表示:“作为《条例》的配套规范性文件,《办法》考虑了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监管需求是管理和满足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全流程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无线电干扰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电波的顺序。”
信息打通全国属地管理备案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高级顾问何廷润表示:“一系列细化措施不仅有利于规范行政行为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备案,也避免同一企业在异地实施备案时面临不同的挑战。要求。这为高质量推进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登记工作奠定了基础。”
《办法》明确表示,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将建立全国统一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登记信息平台,结合申报情况
市场经营主体可办理“一次永不跑路”的销售登记,通过共享型号核准数据和公民及工商注册信息,国家层面,信息平台可自动验证注册信息,无线电管理机构可实时掌握各地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情况,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重要依据,公众可就近查询注册信息无需注册即可实时获取数据,为购买合规无线电发射设备提供参考。
虽然强调属地化管理,但销售登记依托全国统一平台。 ?归档工作的效率;备案信息的分类管理,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
正如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播电台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所说:“通过信息平台、无线电管理机构可以实时掌握各地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销售情况,为事中和事后监管提供重要依据。公众还可以实时查看所在地点附近的登记数据,为购买合规无线电发射设备提供参考。实行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可以有效打击无型号批准文号或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流通渠道。”
那么,《办法》涵盖的无线电发射设备范围是哪些呢?
这个问题虽然有点复杂,但简单来说,手机(小灵通、GSM、CDMA手机)、无线寻呼机、无线对讲机、无绳电话、移动通信基站、直放站、无线公网电话、无线网络设备、卫星和地球站、微波设备以及其他发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设备都包含在此列表中。
从源头遏制无线电干扰的型号核准
《办法》
型式核准中规定:“凡销售应取得型式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必须办理销售记录无线电发射设备。 ”
什么是型号核准?
根据《条例》第四十四条:除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外,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和使用的其他无线电发射设备必须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型号核准;第四十八条规定应当取得型号核准而未取得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不得在境内生产、销售。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是指无线电发射设备研制、生产、进口、采购投入使用前依法对频谱参数和技术指标进行技术管理的制度。
一位华为员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是无线电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障国家无线电信息安全、从源头减少干扰是一项重要任务。这些频谱参数直接关系到有限的频谱资源能否得到科学利用。使用秩序和电波秩序能否得到有效维护,无线电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无线电是在宇宙中飞行的无线电波,就像电子世界中的空气一样。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无法再承受生活中的压力,当“无信号”发生时,任何嚣张的黑科技没有它都无法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它关系到国家安全。
而无线电管理人员就是我们身边的“听众”,维护电波秩序是他们的使命。虽然无线电领域不乏规则和秩序,但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创新,让与无线电有关的一切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
随着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不断增加和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统一管理国有无线电频率资源并确保其安全使用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
目前,包括欧盟、美国、日本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采取了类似的型号核准办法,以期从源头有效遏制无线电干扰,提高无线电质量。管理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