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合同争议解决期限多久

来源:邵阳网整理 2022/1/1 0:00:00 20 人看过
日常生活当中很多情形都需要签订合同,这是为了彼此约束对方,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一旦合同方面产生争议纠纷严重的情况下会起诉解决,那么民法典中合同争议解决期限多久?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民法典中合同争议解决期限多久

民法典对合同争议解决期限多久没有规定,而合同争议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的期限是不一样的,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条 【法律适用】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二、合同纠纷的处理途径有哪些

(一)协商

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应当遵守以下原则:一是平等自愿原则。不允许任何一方以行政命令手段,强迫对方进行协商,更不能以断绝供应、终止协作等手段相威胁,迫使对方达成只有对方尽义务,没有自己负责任的“霸王协议”。二是合法原则。即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其内容要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

(二)调解

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三)仲裁

合同仲裁,即由第三者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

(四)诉讼

所谓合同纠纷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合同当事人的请求,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合同争议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总和。

根据上文内容可知民法典对合同争议处理要多久没有规定。合同争议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一般民事纠纷在法律上的处理时效不会超过六个月,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特殊申请而延长。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进行咨询。

标签: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延伸阅读:
我国的拆迁安置房有房屋产权证吗?能够进行买卖吗?
从某涉嫌非法经营罪一案... 【详情】
公安机关办理国家赔偿案件程序规定(2018修订)
特邀律师:
邓琼泉律师

邓琼泉律师,毕业于湘潭大学法律本科,在职(函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邓琼泉律师是邵阳市的品牌律师。 作为品牌律师,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作为品牌律师,做事先做人,应以诚信为本。二,作为品牌律...

  • 民法典中法律法规变化合同还履行吗

    民法典中法律法规变化合同还履行吗

    2022-01-0737人看过

    随之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法律法规也是不停跟随时代不停变化,法律法规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法律法规变化前所签订合同的发展,就有人想问小编了,民法典中法律法规变化合同还履行吗?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给大家回答一下。

  • 承揽合同履行中雇员受伤怎么赔

    承揽合同履行中雇员受伤怎么赔

    2022-01-0532人看过

    在社会实践中,很多外来务工者受雇于个人提供各种劳务,但平时由于缺乏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劳动意识,在提供劳务过程中事故频发。提供劳务者不同于劳动者能够直接依据劳动法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而是适用侵权责任法进行维权,那么承揽合同履行中雇员受伤怎么赔呢?小编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 合同产生争议应当怎样处理

    合同产生争议应当怎样处理

    2022-01-0250人看过

    签订合同对保障当事人利益非常有帮助,而签订合同后,因一方不履行合同等问题产生的合同争议也是非常普遍的,出现合同争议后就要处理,那么合同产生争议后应当如何处理?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合同纠纷告知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合同纠纷告知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2-01-0643人看过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纠纷告知函是否有效,要依据告知函类型而定,例如告知解除全责的,告知函送达后,合同解除,所以该告知函有效。

  • 没有签保密协议泄密了怎么办

    没有签保密协议泄密了怎么办

    2022-01-0250人看过

    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公司和员工虽然没人签订保密协议,但员工泄露公司秘密或者竞争单位通过不正当手续让员工泄露秘密的,可按不正当竞争规定处理。